|
延安红色研学-天津理工大学研支团走进延安开展研学实践来源:延安红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作者:admin发布时间:浏览量: 延安红色研学-天津理工大学研支团走进延安开展研学实践,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近日,天津理工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参加京津冀学子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暨“百万学子回延安 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延安革命圣地,传承革命薪火,感悟红色精神。 探寻革命圣地,传承红色基因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研支团成员登顶宝塔山,凝视耸立的宝塔,于炮火中屹立至今,见证着历史的昨天。在这里,成员们追寻当年革命风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充分感受到延安红色革命精神的真谛,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 延安革命纪念馆记录了党中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奋斗十三载的峥嵘岁月。研支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通过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和一段段感人故事,深入学习先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生活战斗、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荣历程。 研支团成员来到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的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六中全会旧址,一起回顾那场“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大会。通过聆听讲解,成员们进一步认识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体味艰苦时光,缅怀革命先烈 研支团成员来到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感悟大生产运动的艰辛与快乐。1941年,由于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加上陕北、华北地区连年遭受水、旱、虫等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财经状况和部队供应陷入严重困难的境地。为摆脱困境、战胜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奉命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指战员披荆斩棘,艰苦奋战,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成员们从南泥湾精神中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感悟革命文艺,汲取精神力量 在革命文艺“摇篮”——延安鲁艺革命旧址,研支团成员学习和了解了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鲁艺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直接转化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武器,这些作品所凝聚的艺术影响力和强大的民族精神,是当之无愧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源泉。 在研学过程中,研支团成员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红色保育院》,感受烽火硝烟下的大爱与坚守,体味峥嵘岁月中的回望与传承,了解和体会了革命先辈无惧牺牲,坚持教育事业、用大爱与信仰守护“希望火种”的故事。 聆听知青故事,锤炼党性修养 研支团成员前往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知青点——梁家河,现场聆听梁家河原党支部书记石春阳讲授沉浸式党课。他深情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习近平和梁家河村民一同生活和劳动建设的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爱读书、能吃苦、干实事的知青形象。 研支团成员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院,以及在青年习近平带领下建立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村里的铁业社等,在知青窑洞前重温青年习近平与乡亲们一起生产生活、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通过参观,成员们深刻理解了梁家河村的发展历史是知青下乡的艰苦奋斗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精神文化;也是改革开放的社会进步史,展现着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实地研学让研支团成员感受到延安的城市魅力,接受了红色洗礼,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加铭记初心使命,锤炼党性,砥砺心志。(记者李彦龙) 责任编辑:张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