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延安红岭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感谢您对本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  
logo
分类 主页 > 教学动态 > 新闻动态
推荐文章  
  共建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延市组发〔2021〕41号-
  宝塔区河庄坪镇党委书记刘震一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王
  咸阳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揭牌
  厦门市陕西商会副会长贾强、厦
  “延安红色家风馆”力争打造红
  榆林车辆段赴延安开展主题党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4
  延安新投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标 您的位置: 主页 > 教学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突出红色文化特色 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来源:延安红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作者:admin发布时间:浏览量:

  突出红色文化特色   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延安市委政研室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延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持续推进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加快构建红色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努力为建设更具引领力、感召力、供给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6.红秀《延安    延安》剧照

  红秀《延安    延安》剧照

  主要优势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方面优势明显。

  历史文化资源厚重。历史上延安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边塞地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交融,长期以来一直是陕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蒙恬、李广、范仲淹、沈括等曾在此留下了不朽功绩。黄帝、黄河两个独具意象的黄色符号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祖根文化。非遗文化独具魅力,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个、省级85个、市级288个,陕北民歌、子长唢呐、安塞剪纸等16项非遗项目登上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安塞区是拥有“绘画之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民歌之乡”“曲艺之乡”五张文化名片的县区,安塞腰鼓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城”,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全市有革命旧址445处,其中国保单位23处,省保单位146处;有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库藏革命文物43673件,其中一级文物189件,二级文物2462件,三级文物9061件。

  文旅产业基础优渥。2022年出台《延安市打造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细化提出旅游产品、红色教育、研学旅行、团队旅游、红色康养、节庆会展、住宿餐饮、旅游交通、文创制造、文娱演艺10条文化旅游子产业链,确定了相关链主企业,建立财政、保险、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清单。“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497.7亿元。黄陵县、宜川县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宝塔区、黄龙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甘泉劳山森林公园和圣地河谷金延安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延安共有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景区总体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今年前三季度,延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04.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92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118.35%、133.98%,旅游市场接待人次和消费收入持续走高。

  短板不足

  近年来,延安文旅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红色文化挖掘布局不充分、不平衡,文旅资源整合不够、产业链条不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场营销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一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延安拥有世界级的红色文化资源,却没有形成世界级的文旅影响力。党中央在延安13年,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杨家岭、凤凰山、枣园、西北局、南泥湾等革命旧址主要集中在宝塔区内,北部县区有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安塞王家湾革命旧址等,南部县区有洛川会议旧址、富县直罗战役纪念馆等,沿黄河县区有延川永坪会师旧址、宜川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等等,大多数旧址只进行了历史记录的挖掘,没有深入挖掘其文化元素、精神品质、红色故事等,点状分布的红色文化资源不能有效串联成网状资源,导致很多红色文化资源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二是文旅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人、古树名木等保护开发利用不足,许多文化元素没有变成旅游产品。文旅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引领,缺少知名度高、吸纳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景区。缺乏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大、观赏性强、沉浸式体验的演艺剧目,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新需求,缺乏特色文创产品和工艺品等,文旅产业链延伸不足。

  三是文旅产业要素支撑不强。全市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特色餐饮街区数量不足,有特色、有品质、有档次的老字号餐饮饭店不多,部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超市、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文旅项目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筹资渠道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文旅产业人才总量不足,缺少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发展合力不足。文旅产业仍存在宣传、文旅部门单打独斗现象,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景区景点分散,县(市、区)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政、自成一体的现象,旅游线路统筹整合规划不够。旅游市场辐射半径小,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水平低。据统计,游客在西安人均消费1700元左右,在延消费仅670元。

  对策建议

  延安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传承繁荣红色文化、深化文旅融合,推动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优势,打响叫亮红色文化“大品牌”。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理念,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要对全市红色文化史料进行深入挖掘整理,通过拍摄革命故事微视频、革命人物纪录片等,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载体,对红色文化进行生动地具象化呈现,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努力做到让纪念馆文物说话,让革命历史说话,让红色文化说话。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依托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资源,全力提升实景演出《再回延安》、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红秀《延安延安》和话剧《人生》等精品演艺剧目品味,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系列演艺节目,不断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和体验形式,扩大延安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着力打造“延安过大年”、陕北民歌大赛、安塞腰鼓大舞台等文化旅游品牌,打响叫亮“延安新区马拉松”“黄陵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黄龙尚安国际垂钓超级联赛”等精品体育赛事,大力开发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生肖邮票、动漫、连环画、纪念币等系列文创产品,推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衍生品类,将其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努力提高文化旅游附加值。

  (二)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条延伸“新引擎”。聚焦五百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精准开展产业链“强、延、补”,通过提升传统红色旅游强链,大力发展研学培训、自驾露营、森林康养、非遗体验、户外休闲等延链,努力开发光影秀、夜间民俗表演、实景演艺等特色“夜经济”产业补链。总结推广宝塔区红瑶民宿、安塞南沟、黄龙县白马滩星谷银滩康养度假区等成功模式,大力发展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认养农业、养生度假、果品采摘、冰雪体验、民宿客栈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让游客深度体验陕北风土人情。推动文旅产业从以观光为主向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研学实践并重转型,增加扩大文创产品、特色美食、乡村土特产销售门店,多措并举将延安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逐步实现“以产带游、以游促产、产城一体”的良性发展目标。

  (三)强化保障,全力构建文旅产业“新格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提高西延、延榆链接、覆盖晋陕宁蒙及通达全国的便捷交通上做足文章,协调机场、铁路部门常态化开行“惠游圣地”延安旅游专线和“富县秦直道”“甘泉大峡谷”旅游专列。精心打造芦山峁遗址公园、鲁艺文化园区等一批体现特色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精品景区景点,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南泥湾大生产、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路遥艰辛创作、刘文西黄土画派的故事等,不断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抢抓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和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向上积极争取文旅产业资金、国债、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个人及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开发,积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情怀的文旅龙头企业。

  (四)注重效益,画好产业发展“同心圆”。依托西延高铁和包茂高速,以延安革命纪念地5A级景区为主轴线,充分发挥富县秦直道、洛川会议旧址、甘泉大峡谷等景区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圣地延安红色旅游目的地。在榆蓝高速、沿黄公路沿线,发挥黄河壶口瀑布5A级景区和“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黄龙县的文旅资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乾坤湾5A级景区创建和南泥湾、路遥故居等一批4A级景区创建,精心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在延定高速方向和安塞子长一线,做精做优长征胜利足迹游、西北革命线路游、黄土风情民俗文化游和非遗民俗体验游,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全市景区景点和旅游名镇名村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五)同心协力,下好文旅产业发展“一盘棋”。充分发挥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级延安精神研究会、全市中小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不断挖掘和整理完善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小小讲解员”培养力度,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延安精神,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开展旅游文化人才培育与建设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现代文旅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升旅游形象和口碑。加强与其他省市的政府单位、培训机构、文化企业等合作,开展对外培训、联合推广、定制服务等,做好游客共享“辐射圈”,画好线路延伸“网状图”。全市组织、发改、商务、招商、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要统筹协调将招商引资、干部培训、展会赛事与旅游宣传推介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地进行营销推介。做精做优服务,做强做大品牌,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扎实开展旅游市场环境专项整治,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想来延安、畅游延安、爱上延安。

  (调研组成员:任永红、杨扬、付世伟)


 

在线
客服

微信或手机咨询服务时间:9:00-21:00

微信扫一扫在线沟通:


  • 18809112200(白老师)
  • 13259307222(张老师)

客服
热线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顶部